查看原文
其他

藏识|五月初八 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——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(上)

灵隐寺 2024-03-19

 2021/6/17 

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

农历五月初八


傅大士(497—569),名翕(xī),字玄风,号善慧,又称善慧大士、鱼行大士、双林大士等乃南朝梁代著名之居士尊宿,与达摩禅师、志公禅师共称梁代三大士。


有关傅大士的生平,灵隐寺公众号前不久曾有专文介绍:

纪念|四月廿四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圆寂日——还源去 生死涅槃齐


相传,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化身,其一生行迹颇多不可思议之处。傅大士的造像则通常头戴道冠,身穿儒服,外披袈裟,这与他最著名的一则公案有关:傅大士一日披着袈裟、戴着道冠、穿着儒履朝见梁武帝。梁武帝问:“是僧耶?”傅大士以手指着头上戴的道冠。梁武帝问:“是道耶?”傅大士以手指着脚下穿的靸履。梁武帝又问:“是儒耶?”傅大士又以手指着身上穿的衲衣。


五代版画:梁武帝听傅大士说法图


后世多将此解读为傅大士对儒、释、道“三教合一”的倡导,例如宋代宰相王安石厅堂里挂了一幅傅大士像,上有佛印禅师题诗:


道冠儒履释袈裟,和会三家作一家。

忘却兜率天上路,双林痴坐待龙华。


傅大士生活在佛经逐渐传入、寺院逐渐兴盛的时代。当时的南朝,虽有梁武帝虽大力宣扬佛教,但佛教的发展也需要和中国本土的儒家、道家思想互相吸收融合。因此,傅大士的出现不仅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,也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一座里程碑。


傅大士乃浙江东阳郡义乌县双林乡人,根据历史记载,一生弘化也主要集中在家乡东阳和当时的都城建康。许多人不知道的是,其实杭州也有傅大士的遗迹,而且就在凤凰山上。



明代古籍《武林梵志》中“兜率庵”和“龙华禅寺”两条中对此曾有明确记载:


兜率庵在四顾坪右,古壁有小石佛三尊,乃傅大士宴坐处。


龙华禅寺旧名龙华宝胜,钱王以瑞蕚园舍建。有傅大士塔像、拍板门槌,今皆不存。傅大士,故渔人也。遇嵩头陀语曰:我昔与汝于毗婆尸佛前发愿度生,汝今何时还兜率宫?指令临水观影,大士乃见圆光宝盖,便悟前因,夫妇双修,顿通佛法。梁武帝召见寿光殿,共论真谛,大士曰:息而不灭。帝又请讲《金刚经》,大士挥案一拍而起,帝不喻,再请讲大士,乃索拍板升座,唱四十九颂,颂终而去。苏子瞻大士像赞云:善慧执板,南泉作舞。借我门槌,为君打鼓。


明·吴之鲸《武林梵志》(眠云精舍本)卷二


根据《武林梵志》的记载,我们可以知道,在古钱塘县凤凰山一个叫四顾坪的地方,其右侧在历史上曾有一座兜率庵,此处有小石佛三尊,乃是傅大士的宴坐(即修行者静坐)之处。


也同样在凤凰山上,还曾有一座龙华禅寺,是唐末五代时期前往以自己的瑞萼园布施建立的寺院。在龙华禅寺中,不仅有傅大士的塔像,还有傅大士为梁武帝讲《金刚经》时遗留下的拍板、门槌。



这来源于傅大士为梁武帝讲《金刚经》的一则公案:一天,梁武帝请傅大士到皇宫里给文武百官讲《金刚经》。刚一升座,傅大士便以抚尺挥案一拍,然后便下座。梁武帝被他弄呆了,在旁边的志公禅师问梁武帝:“陛下领会了吗?”梁武帝很诚实地回到道:“没有领会。”志公禅师对他说:“大士讲经已竟。”意思是,傅大士挥尺拍案一下,就已经把整部《金刚经》讲完了。眼见梁武帝依旧茫然不解,傅大士只得再次上台开讲,这次没有拍案即走,而是将《金刚经》各段精义,汇编成四十九个偈颂,并分别唱诵了一遍后才下座而去。《武林梵志》中所记载的便是这则公案。


曾任职杭州的苏轼(1037—1101)也为傅大士作有像赞,像赞的切入点恰是龙华寺所藏的拍板、门槌:


善慧执板,南泉作舞。

借我门槌,为君打鼓。



此外,龙华寺中还有傅大士塔像。《武林梵志》记载:“寻而钱王建龙华寺,迎金华傅大士灵骨、道具。”也就是说,此处傅大士的灵骨和拍板、门槌等弘法之具,是钱王舍园兴建龙华禅寺时,从金华迎请而来的。


宋代诗人韩元吉(1118—1187)曾作诗《龙华寺傅大士真身像》:


古寺郊丘侧,钟鱼晓未喧。

双林有遗骨,瑞萼记名园。

粒石嗟余饭,神槌想叩门。

蚕桑犹有谒,鼓舞动山村。


傅大士坐像及二童子立像


说明直到约一百五十年后的南宋,在那座始建于吴越钱王年间的龙华禅寺内还可见到傅大士塔像。只可惜这些傅大士的珍贵遗迹在明代时便“皆不存”,仅能见诸史籍,今日寻来更是杳无踪迹。


不过虽然塔寺不存,地名并未改变,石壁造像可能也会留存下来,那么像四顾坪、兜率庵和龙华寺,凤凰山上这些与傅大士有关的遗迹究竟在哪里呢?


根据前文罗列的有关史料记载,要巡觅傅大士遗迹,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关键地点——四顾坪。经查考古今典籍,有幸发现了线索,即清代高晋所著的《钦定南巡盛典·名胜》。


清·高晋《钦定南巡盛典》卷一百五


凤凰山在正阳门外,山形如凤,因以得名。山右胜果寺,创自隋开皇年间,旁多秀石,翠霭层叠如云,中有巨石矗起,曰跃云。从此,经月岩登高,峰顶平似掌,烟岚攒拥,奇胜罕匹,中为排衙石,再上为四顾坪。翠华临幸,御书赐名,曰澄观台。


可见四顾坪应在排衙石上方,也就是将台山上的山巅平台。将台山在历史上是凤凰山右翅,东北连凤凰山左翅,西接玉皇山,左瞰钱江,右眺西湖,实是观杭州龙飞凤舞、左江右湖山势的绝佳处。


排衙石


排衙石就在将台山上,相传五代时,吴越国开国之主钱缪定都杭州后,曾率领随从上山讲武,见一群小岩峰涌出地面,如石芽、石笋,自北而南长约二十余步。这些林立的石芽姿态各异,整齐排列成两行,中间形成一条南北方向的通道,仿佛衙门中两队雄纠纠、气昂昂的队伍,钱缪便将其命名为排衙石。


只可惜,排衙石虽在,四顾坪却已经没有标志可寻。只是从排衙石向上走大约一里路,就是四顾坪了,可惜四周茫茫一片,都是古木苍天、遍地榛棘。古书上说的三尊小石佛,又会在哪里呢?


(未完待续·本文参考金华地方志《傅大士在杭州的史迹考证纪实》一文)






往期回顾




藏识
藏识|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——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藏识|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
藏识|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:五戒研究藏识|儿童节到了,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“小朋友”吗

☀巡觅
巡觅|下一次来灵隐寺的法缘,在哪一年
巡觅|在岁月的年轮里,散发记忆的香
巡觅|重檐叠幢,仿佛身在净土
巡觅|朝礼灵隐寺的四个年头:温柔、从容、简单、坚定

☀学处学处|《华严经》是佛在哪里演说的——七处九会,演大华严
学处|今日药王菩萨圣诞,身病、心病这位菩萨都能治学处|寺院在端午这天也吃粽子吗——禅师语录中的端午遗俗学处|《华严经》中的世界观

☀观照观照|不离贪嗔痴,如何得解脱
观照|断根本烦恼,得解脱自在观照|考前睡不着,文殊妙智来帮助
观照|即便是躺平,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

开示开示|印光大师:儿童教育读本
开示|慈舟法师:“大方广佛华严经”七字,究竟有何含义
开示|弘一法师:《华严经》读诵研习入门次第
开示|倓虚法师:六道轮回之由来

一偈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念彼观音力,众怨悉退散
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胜彼世间音,是故须常念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于苦恼死厄,能为作依怙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福聚海无量,是故应顶礼

物语物语|玉兰——春日无限 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|茶花——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
物语|海棠——着意寻春春不见,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|七叶树——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

☀常识常识|不可不读的佛经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》
常识|入世的精神:布施常识|你知道佛教所说的“五眼”是哪五种吗
常识|入世的精神:持戒

☀素食素食|小满之日苦菜秀
素食|今日一份罗汉菜
素食|高考日,平常吃
素食|今日要吃的是粽子,甜的、咸的都好

☀分享分享|因为疫情
分享|佛教与节约
分享|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|供花四悟

☀赏析赏析|唐代佛教造像:石佛、菩萨、力士、华严图像
赏析|华严经变相图片段——如来狮子图赏析|犍陀罗艺术
赏析|元代佛画:华严法会图

☀历史历史|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
历史|唐宋时期的译场中都有哪些人
历史|字字珠玑的佛经在翻译时都有哪些规则
历史|佛经都有哪些翻译方法

☀阅读阅读|丰子恺:山中避雨
阅读|丰子恺:给我的孩子们
阅读|丰子恺:渐
阅读|丰子恺:端阳忆旧

☀故事故事|觉贤三藏翻译《华严》 龙族化身童子供养
故事|迦旃延尊者“买贫”
故事|猿猴的供养
故事|离越阿罗汉的牢狱之灾

☀视频视频|观世音菩萨圣诞日,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《大悲咒》
视频|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
视频|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|灵隐七叶树花盛开——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

编辑|妙声

责编|海涛




点击文末【阅读原文】

随喜华严法会、供佛斋僧、每月放生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